外貿服裝在2017年歷經快時尚洗禮后的反思
伴隨這快時尚的崛起,快速、時尚、平價,這三點一直備受時裝愛好者的青睞。然而近幾年的快時尚潮流聲音逐步削弱,不單只批發市場,服裝企業的利潤嚴重受挫。當然外貿服裝也容易忽略了高齡消費市場的重要性,因低利潤平價的硬傷,導致盲目買買買過剩出現的庫存積壓問題,這更對服裝企業的損失也是很大的。
拋開其他因素,在商業模式上,傳統批發市場店家仍守舊維持廉價衣物的進口,以及低價零售的模式,除了便宜以外,沒有其他附加價值可供消費者體驗。果腹保暖的商品,如今已經再無法滿足現代消費者,特別是對小資而言,除了要有品質和服務保證,時尚品味和消費體驗。
基于如何讓外貿服裝理性發展,有兩個典型的例子可以參考。比如日本知名服飾品牌UNIQLO,就從從原料與生產線控制價格,在于企業直接跟原物料商議價,再抓住消費者的痛點和抓準大眾需求,滿足基本穿搭。瑞典的H&M擅長以快狠準的設計、強調出貨速度和成本管控,為喜愛歐美服飾的小資,帶來風格多元的新產品,吸引平時買不起高單的消費者慕名而來。
目前,快時尚依舊發展如火如荼,但我們更加關注的應該是衣服本身,擁有十七年歐美快時尚經驗的廣州韋欣制衣廠認為,當下快時尚過熱的情況,在這個瘋狂的時代,我們更要注重品質,理性追求時尚才正確。